史明德大使出席“德国8”开幕仪式并致辞

2017-09-08 16:01:00来源:海外网 字号:

作为庆祝中德建交45周年框架下的重点项目,延续2015年在德国举办的“中国8——莱茵鲁尔区中国当代艺术展”所取得的成功经验和模式,“德国8——德国艺术在中国”大型展览即将于2017年9月15日在北京启幕,七个展览、一个主题论坛将在北京七座最具影响力的美术馆同期举办。

9月6日,“德国8”展览的新闻发布会在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召开,中国驻德国大使史明德、德国驻中国大使柯慕贤、中国文化部外联局副局长郑浩、大众汽车集团管理董事会成员、大众汽车集团(中国)总裁兼CEO海兹曼、中国国际航空股份有限公司市场部副总经理王捷、中央美术学院院长范迪安、德国波恩艺术与文化基金会主席瓦尔特·斯迈林以及“德国8”各联合主办美术馆馆长等数十位展览主办机构和合作机构的代表出席了此次发布会。发布会由中央美术学院党委宣传部部长秦建平主持。

发布会上,中国驻德大使史明德首先发表了致辞。他谈到:今年恰逢中德建交45周年,45年来中德两国关系有了长足的发展,双方政治互信加强,高层互访频繁,经济交往密切,文化交流日益增多。在庆祝建交45周年的框架下,双方的博物馆、艺术节和文化机构联合举办了系列文化活动,“德国8”也是其中的一个重要项目。大使还介绍了“德国8”展览的举办渊源。从“中国8”到“德国8”,不仅是“好事成双”,更成为中德文化艺术交流史上的重大实践,通过展览,使全世界不仅看到中德两国经济的发展、社会的稳定,也看到了文化和艺术的繁荣,相信在中德双方的共同推进下,此次展览一定可以成为中西方文化交流的典范。

从某种意义上说,“德国8”是“中国8”的继续,也是中德两国跨文化交流的继续,德国驻中国大使柯慕贤在致辞中也强调了“德国8”展览在两国人文交流层面的重要意义。他谈到,在中德两国建交45周年的日子里,能够以相应的模式在北京展示德国当代艺术,这已不仅是个美好的合作标志。艺术是一种至关重要的沟通方式,是一种全世界都能理解的语言。“德国8”为中国观众和艺术爱好者深入了解上世纪50年代至今德国艺术发展的全貌以及丰富的多样性提供了难得的机会,也为中德两国艺术家之间的直接对话打开了大门。

中国文化部外联局副局长郑浩也在致辞中表示,这几年在两国家文化机构和两国的共同关注下,中德两国文化教育活动在多领域、高水平、全方位开展,形成了深入合作,充满活力,互利共赢的局面。今年5月,中德高级别人文交流对话机制在北京正式启动,充分体现了两国政府继续加强文化交流与合作的信心和决心。中国文化部将一如既往地支持两国文化艺术机构、艺术节和艺术家之间广泛开展务实交流与合作,稳步推动双边文化关系再上新台阶。

总策展人斯迈林教授在发布会上介绍了展览的基本内容和举办意义。展览希望充分呈现德国当代艺术深厚的人文传统和多元的发展态势,进一步拓展中国艺术学界和公众对德国艺术的理解,但这种理解应当是开放式的,而不追求一种固定的认识或者结论。展览将给人们提供一个特殊的机会,去比较不同的艺术方法、视觉语言、流派、风格、体裁以及对某些特定主题的处理。在另一个层面上,也促进公众思考在不断变化的世界局势和环境中艺术的作用以及文化间对话的意义。相信“德国8”将成为一次里程碑式的开始,形成中德乃至亚欧之间非常好的一种对话机制,希望中国观众们能走进不同美术馆,开启美好的艺术之旅。

作为“中国8”和“德国8”展览的总策展人,范迪安认为此次展览是中德乃至中欧艺术跨文化交流新的篇章,意味着中德两国在文化交流、艺术交流正在致力于探索一条创新的道路。一方面是两国政府、学术机构、企业和专业人士对中德国艺术交流,乃至中国和世界的艺术交流抱以新的理想走在了一起,在各个层面的共识和努力推动了文化交流的创新,体现了中德两国谋求文化对话和情感交融的共同向心力。一方面从“中国8”到“德国8”所开创呈现出来的两国美术馆的联手、联合行动,向世界的艺术博物馆界释放出一个强烈的信号,即在今天中国公共文化服务正成为人们的重要话题,成为美术馆实践的目标,促成了展览机制上的创新。

作为一个整体,“德国8”既是对当代德国艺术景观的整体铺陈,展现了在20世纪下半叶以来的文化情境中,不同领域的艺术探索所生成的共同的文化变革,同时展现出艺术家在追寻各自的艺术理想时所做出的不同选择——在当今球信息日益交融、愈发便捷的时代,这些艺术家既立足深厚的本土和欧洲文化传统、立足本土的社会现实,也放眼世界、关切全球共同的文化课题、立意创新,他们的实践所传递的这种文化意识,以及与这种意识共同存在的、视觉形态与媒介语言上的“德国性”,是中德艺术交流的话题。(中国驻德国大使馆)

责编:李瑞辰、许雪

您看完此新闻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