辍学率高:留学德国咋提高毕业率?

2016-09-23 13:08:17来源:新华网 字号:

德国大学的辍学率很高。据调查,德国综合性大学辍学率为33%,表明有1/3的学生未能顺利完成学业。其中,不同专业之间存在差别。在法学、经济学、社会科学等专业,本科生辍学率为27%,机械制造专业为36%,电子技术专业为37%,数学和自然科学专业为39%,工程科学专业为48%,建筑工程专业为51%。

善于考试,仍有近1/5的东亚学生辍学

按学生来源来看,国际学生辍学率高于德国大学生,目前平均为41%。其中,来自拉丁美洲的留学生辍学率为59%,西欧留学生辍学率是55%,东欧留学生辍学率是37%,非洲留学生辍学率是41%,东亚留学生辍学率最低,为19%。东亚学生历来以善于应付考试而著称。尽管如此,仍有近1/5的学生辍学,可见问题之严重。

具体到辍学原因,20%的辍学者因为达不到学业要求;11%的辍学者明确将考试不及格列为决定性辍学原因;19%的辍学者因为资金问题而辍学;18%的人因为缺少学习动机,不喜欢自己的专业或其就业前景;12%的辍学者因为学业条件问题而辍学;10%的辍学者因为有了其他就业导向,比如选择去做双元制职业教育;7%的人因为家庭原因(照看孩子),剩下的人因为健康问题而辍学。

除了学业要求高之外,国际学生还面临跨文化差异带来的挑战。对于中国学生而言,了解德国大学和中国大学的3个核心差异,有助于掌握德国大学的特质,并据此调整自己的学习导向,提高毕业率。

“宽进严出”,允许有限量的学生辍学

与实行“严进宽出”的中国大学相反,德国大学实行“宽进严出”。因此,将无法达到学业要求的学生筛选出去,是德国大学的一个重要潜在功能。对德国大学教师的一项调查显示,多数教师认为,辍学是将专业上合格与不合格的学生区分开来的必要手段,对于保持德国大学的学术水准来说是必要的。多数教师认为,有限数量的学生辍学是正常现象。而且,绝大多数教师认为,辍学是大学生寻找自己、定位自己的一个决策过程,很少人认为这是教育质量不好的标志。

与这一认识相应,德国大学教师不仅在学业要求方面以内在的学术标准为准绳,而且在考核和评价方面也十分认真和严格。凡是达不到学业要求的学生都会被筛选出去。波鸿大学有位赫尔曼博士,是我同一办公室的同事。他课上有20名学生,在某一学期的考试中,居然有19名不及格,而他丝毫不为所动。按规定,如果某一门专业课程,学生连考3次都没有通过,他便失去了在整个德国学习这一专业的资格。他只能选择退学或改学其他专业。这种淘汰制相当严格。

蔡元培曾言:“所谓大学者,非仅为多数学生按时授课,造成一毕业生之资格而已也,实以是为共同研究学术之机关”。作为曾经3次留学德国的学生,他在这句话中道出了德国大学的特质。中国留学生莫以为,在德国大学可以像在国内那样,“敷衍三四年,潦草塞责”,便可“文凭到手”。中国留学生要充分认清楚德国大学通过学业筛选和淘汰不合格学生的这一特质,不要以为入学以后就有了毕业保障,也不要期待大学教师会在考试中给自己“人情分”或“辛苦分”。

与德国同学相比,中国学生在语言能力、学习方式、思考方式等方面在开始时都处于劣势。因此,更应该努力学习。从入学开始便要端正认识,认真听课,广泛阅读与课程有关的材料,并定期复习。德国大学的课程难度很高,学生听不懂课程的情况也很普遍。这也是正常的,大学本就应该是传授“高深知识”的地方,没有难度如何能有认知方面的进步。

另外,学生不要等到临近考试才去“抱佛脚”。因为与中国大学相比,德国大学的考试在所测试的知识深度、难度、对学生独立思考和分析能力的要求方面都要高出许多,而且使用固定教材并划考试重点的做法比较少见。我们当时读书时,持续4个小时的考试很常见,学生无法解答所有问题的情况也很常见。我曾经访谈过一个机械制造专业硕士。他说,中国考试时经常是设定一个局部优化的问题,例如某个设备的某个组件,而德国大学的考试题目是给他一张纸,让他在有限的考试时间内独立设计整个设备。

难以“亲密”,师生间多为工作关系

德国大学教师的角色定位与中国不同。德国大学教师认为自己是学生学习的辅助者和帮手,认为学生自己是学习的主导者。这意味着他们在讲课时,不会将学生能否理解和掌握讲授内容的责任都放在自己的身上,因此也就不会像中国教师那么讲究讲课的艺术和方式。学生需要自己提高自己的水平,向教授们的水平靠近,方能理解课程,而不是反过来。在辅导学生写论文时,德国教师也不会像中国教师那样乐于向学生提供细致的指导,更多的是要求学生独立自主完成。在他们看来,无论是学习课堂知识或完成作业和论文,都只是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能力和自主工作能力的一种途径。

德国大学教师的角色是一种“专业性/职业性”(Professional)的角色,而非中国那种“教父式”的角色。他们将其角色仅仅限定于与学术相关的工作层面,不感到自己对学生的道德行为和私人生活方面的事务负有责任。师生关系的性质主要也是一种工作上的关系。中国留学生如果感到很难与德国教师建立起“亲密”的师生关系不要奇怪,也不要由此埋怨德国教师不关心和照顾自己,因为两国教师的角色定位不同。

然而,这并不意味着,中国学生就应该疏远德国教师。恰恰相反,要学会正确地与德国教师打交道。德国教师每周所提供的办公室咨询时间(Sprechstunde),要学会充分利用,有问题就去请教。在写作毕业论文期间,遇到问题也要主动去寻求教师的帮助。德国教授通常不会跟在学生后面追要成绩,督促学生完成论文,也不会主动问学生是否遇到了什么问题。如果学生不来找教师,教师就认为学生没有问题。

转化角色,学生要对学业和生活独自负责

德国大学生的角色定位与中国不同。德国大学将学生视为已成年和成熟的社会成员,认为他们可以也应该对自己的学业和生活独自负责。因此,德国大学既不统一安排学生住宿,也没有安排辅导员或班主任老师管理学生。

在学习方面,德国大学认为学生是“独立的个体”,而非是一个集体单位(班级)中的“匿名成员”。在德国大学看来,学生个体的兴趣、需求、规划等情况应该得到尊重,而且大学也应该从制度上创造可能,让学生能够实现自己的规划和目标。因此,德国大学在学业组织方面给学生很大的空间,让其自己选择和安排课程,甚至决定毕业的时间。同时,德国大学重视培养学生独立自主工作的能力,重视其批判性思维和创造性思维能力培养,重视其学术写作能力的培养,以便学生获得可以独立自主地进行科学研究和探索的能力。德国大学想把学生培养成“学术接班人”。

为此,中国留学生在进入德国大学之后,要有意识地让自己尽快完成学生这一角色的转化。我刚去德国的时候,有个德国教授对我说:中国学生都是好的学习者(Lerner),但不是好的思考者(Denker)。他的理由是中国学生习惯于安静地听课、记笔记,很少在课堂上提出批判性问题。当然,今天年轻的一代比我们那个时代的大学生可能多了一些独立思考和批判能力。但是,在课堂上公开质疑教授的观点,对于中国学生来说,仍是一件需要努力适应的事情。在德国的语境下,你不说出自己的思想,别人就会认为你没有思想。形成自己的独立见解,清晰表达自己的观点,并能说服别人认可或接受自己的观点,这都是德国大学对学生的要求。

总之,只有认清中德两国在大学定位、大学教师以及大学生的角色定位等方面的差异,中国留学生才能更快更好地适应德国大学的学习,进而顺利完成学业。

责编:郭妍汐

您看完此新闻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