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德国看中资并购潮

2016-09-19 15:54:51来源:环球时报 字号:

【环球时报报道 驻德国特约记者 青木】“到今年年底,中国在德收购金额会是去年的10倍。”德国并购联合会主席凯·卢克斯6月26日接受德国媒体采访时如是说。今年以来,中国收购和计划收购的德国企业已有十多家。眼下最受关注的是美的集团希望以45亿欧元收购机器人制造商库卡30%的股权。

《环球时报》记者观察到,随着中资收购德企的数量和金额迅猛增长,德国各界对中国投资者的担心也在剧增,“入侵”“攻击”等词汇在德国媒体上频频出现。柏林墨卡托研究中心感叹,“几乎没有哪个地方的怀疑态度像现在的德国这么强”。该中心调查显示,约8成德国企业的决策者对于收购和入股——特别是来自中国的,持消极态度。

中国投资不太容易受欢迎,有多种原因。一是担心并购后技术流入中国。《明镜》周刊写道,“中国制造2025”行动纲领,读起来像一张全球购物单。一些德国专家称,中国通过在德直接投资来保证对未来科技的掌握。

其次,一些德国人认为,中国的收购潮与德国的工业4.0相冲突。德国《商报》称,库卡是德国工业4.0的技术旗舰,此类企业被收购,意味着德国会错过第二次数字化浪潮。

中国实施收购的常常是国有企业,去年中国70%的对欧投资来自于国企,这一现象也让卢克斯感到忧虑。汉堡世界经济研究所所长克里斯蒂安·格罗维奇甚至称,经验表明,只要有中国共同经营,就会发生大规模技术转让,今天,磁悬浮列车就已是在中国而不是在德国运行和制造;若与中国联手,德国有朝一日会尽失工业核心。

此外,德方还有不少人认为,中国没有给德国企业以完全对等的中国市场准入权。在中国大幅投资德国、欧洲的当下,这种不对等愈加扩大。

其实,德国各界对企业并购中的“蝗虫现象”,即收购目的只是为了快速出手、短期内赚取差价,倒不担心。柏林中国问题学者夫罗里扬·卢佩对记者说,这说明,从经济投资角度来说,中国投资者制定有较为长远的目标,投入大量资金,工人各种福利都有保障。鉴于此,现在收购问题成了“政治问题”。

德国奥斯纳布吕克大学教授马丁·弗朗茨等三位专家在新作《金砖四国在德国的投资》一书中,要求德国人摒弃偏见。他们认为,中方往往会采取“双品牌战略”,即德国公司的产品被打造成高端品牌,中方产品则主打低端市场。一些被中企收购的德企高管也对记者表示,中方没有干涉德方管理,德国企业有了中国大市场,反而进一步壮大。

“在工业领域,中德都是注重制造业的‘观点相近国家’。”清华大学全球产业4.5研究院驻日内瓦特约研究员王小鱼对《环球时报》记者说,是双方的相互需要使得中国在德投资越来越热。从以往的投资记录来看,中国投资人更倾向于授权德国人继续管理企业,而不是加以干涉。这在一定程度上也形成了中国投资者良好的“口碑”。

《环球时报》记者注意到,在默克尔访华后,由于两国政府统一了意见,德国经济界和媒体界的疑虑声有所减弱。“德国之声”专栏作家泽林称,德国乃至欧盟的老百姓对中国这么大一个国家的崛起感到不安,不管这种顾虑有没有道理,默克尔完成了她迄今大概最艰难的一次访华之行,带回了积极成果;两国之间的政治关系依然以务实见长。

“德国企业在复杂操控设备方面处于世界领先地位”,德国教育和科研部长万卡前不久表示,德中应该在工业4.0方面全方位合作。她认为,中国之所以是一个有意思的伙伴,是因为这个国家拥有巨大的工业产能,而且,北京有能力进行巨大的财政投入。

责编:郭妍汐、李瑞辰

您看完此新闻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