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学者齐聚杜伊斯堡畅谈“一带一路”
当地时间9月1日上午,2016年中国留欧/留英经济学会(CEA)年会暨第二届“一带一路”中欧合作国际论坛在德国杜伊斯堡市拉开序幕,为期三天的大会围绕《中国融入世界的新途径——新丝绸之路及其带给世界经济的机遇》这一主题展开研讨。
杜伊斯堡-埃森大学副校长托马斯·史匹兹莱(Thomas Spitzley)、北威州经济部外贸司主任赫尔伯特·雅各比(Herbert Jakoby)、当代世界研究中心副主任金鑫、中国留欧/留英经济学会副主席郑京海出席开幕式并致辞。开幕式由中国留欧/留英经济学会候任主席、杜伊斯堡-埃森大学教授李远以及杜伊斯堡-埃森大学教授、鲁尔都市孔子学院德方院长马库斯·陶伯(Markus Taube)共同主持。
托马斯·史匹兹莱副校长致辞
赫尔伯特·雅各比主任致辞
金鑫教授致辞
郑京海教授致辞
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荣誉院长、世界银行前高级副行长林毅夫教授,瑞士苏黎世大学教授、欧洲经济学会主席法布里齐奥·齐立波蒂(Fabrizio Zilibotti)以及意大利博科尼大学教授、欧洲经济学会前主席吉多·塔巴里尼(Guido Taballini),美国加州大学圣地亚哥分校教授、美国前助理国务卿苏珊·希克(Susan Shirk),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会副会长、央行货币政策委员会委员白重恩出席会议,并就中国经济发展与增长、中欧可持续合作、美国新的对华政策、中国经济发展的制度基础等主题作了大会发言。
林毅夫教授
法布里齐奥·齐立波蒂教授
吉多·塔巴里尼教授
苏珊·希克教授(中)
下午2时许,杜伊斯堡-埃森大学东亚学院、鲁尔都市孔子学院联合中联部当代世界研究中心共同举办了“第二届‘一带一路’与中欧合作圆桌论坛”。金鑫、杜伊斯堡市长索伦·林克(Sören Link)、林毅夫、前中国驻吉尔吉斯斯坦、乌克兰等国大使姚培生、中国驻德国杜塞尔多夫副总领事陶莉莉、齐立波蒂及中国人民大学中国经济改革与发展研究院副院长陈甬军等参加了讨论。两轮论坛分别由鲁尔都市孔子学院执行院长乐苏珊(Susana Löhr)和德方院长陶伯主持。
乐苏珊(右三)主持第一轮圆桌会议
来自中国当代世界研究中心的金鑫教授(左三)首先发言,他表示,中国政府提出的“一带一路”是具有首创精神的全球经济合作倡议,基于中国的巨大产能和国外经济建设的需求,若能与沿线各国自身的发展战略进行对接一定能够产生双赢效应。林毅夫教授(右一)也指出,在这种“双赢”的政策下,会出现一个世界金融的新构架,有助于扩大中国的国外市场,并带动“新丝绸之路”沿线国的发展,这对于全球的经济都是有益的。齐立波蒂教授(左二)则认为,在“一带一路”倡议下,各国应该打破屏障,张开双臂,促进合作共赢,虽然这个过程是缓慢的,但是对于各国的影响却是十分积极的。林克市长(右二)作为城市管理者,表达了当地政府希望通过参与“一带一路”建设,扩大同中国在各领域的交往,带动当地经济文化发展的愿望。前大使姚培生先生从双边、多边外交战略的角度对“一带一路”的解读也激发了嘉宾和现场观众的讨论热情。
马库斯·陶伯教授(左二)主持第二轮圆桌论坛
在第二轮讨论中,陶莉莉副总领事(右二)援引领事馆数据,充分表明了中国企业在北威州所占据的重要地位以及中欧投资增长的巨大潜力。另一位中方发言嘉宾陈甬军教授(右一)用经济模型向与会者阐述了“一带一路“倡议所具备的经济本质以及自洽的盈利机制。作为参与论坛的当地企业代表,杜伊斯堡港口集团执行总裁埃里希·史塔克(Erich Staake)先生(左一)则着重介绍了渝新欧、汉新欧等中欧铁路快运线路开通以来的良好发展势头和给当地经济带来的活力及发展潜力。
主要与会嘉宾合照
本届中国留英/留欧经济学会年会由鲁尔都市孔子学院和杜伊斯堡-埃森大学东亚研究院共同承办,三天会期除大会主题发言、圆桌论坛外,还设三十余个分论坛就“一带一路”倡议、中国的发展政策与新常态、创新与生产力、中国公共部门经济学、银行与金融、环境与资源等主题展开研讨,150余名专家、学者及政经界人士参与了本届年会。
责编:郭妍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