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F警告全球金融稳定风险上升 中国金融风险可控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13日在华盛顿发布最新一期《全球金融稳定报告》称,全球金融稳定面临的风险上升,需要政策制定者采取更多应对措施。报告还特别关注了中国公司健康状况,以及潜在银行贷款损失等问题。报告认为,考虑到现有银行和政策上的缓冲空间,以及强劲的潜在经济增长,中国金融风险可控。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金融顾问兼货币与资本市场部主任比尼亚尔13日在华盛顿召开新闻发布会,介绍最新一期《全球金融稳定报告》的主要内容,“本期《全球金融稳定报告》讨论的一个主要问题是,我们过去几个月看到的动荡,目前是安全消退了呢?还是发出了一个警示信号,表示需要采取更多应对措施?我认为是后者:为确保全球稳定,我们需要采取更多行动。”
报告指出,经济增长和通货膨胀的前景减弱、大宗商品价格的下跌、新兴市场的信贷压力、对发达经济体陷入衰退的担忧,以及对政策牵引力的信心不足等因素,导致过去六个月中全球金融稳定风险加剧。即使当前的市场形势已经好转,但如果不采取行动,有可能在未来导致更糟糕的结果。比尼亚尔:“若不采取更均衡有力的政策组合,市场可能再度发生动荡或动荡加剧,并可能形成信心不振、增长疲软、金融条件收紧、债务负担加重的恶性循环。这可能导致全球经济、金融陷入停滞。在这种情况情境下,我们预计世界产出在今后五年内可能比基线预测水平下降近4%,相当于失去一年的全球增长。”
面对全球金融稳定性风险加剧,国际货币基金组织金融顾问比尼亚尔强调,需要全球决策者采取共同行动,实施一套组合政策,而不是过度依赖货币政策:“货币政策仍然是关键性的,仍然有效用,但却不应该成为我们唯一的办法。设计完善的结构性改革、有利于经济增长的支持性财政政策也是必不可少的。在全球层面,还必须完成和实施金融监管改革议程,也包括非银行领域的改革。”
值得注意的是,13日发布的《全球金融稳定报告》特别关注了中国,认为中国虽然在经济再平衡方面取得进展,但公司健康状况下降,银行“有潜在风险的贷款”数量巨大。不过中国政府已意识到这些脆弱性,正在采取措施解决企业负债过高的问题,“我们在报告中预测,中国可能处于风险之中的银行贷款近1.3万亿美元。这些贷款可能导致银行潜在损失达到GDP的7%。鉴于中国现有的银行和政策缓冲以及经济的持续强劲增长,这一数字可能看起来很大但还是可控的。”
中国驻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执行董事金中夏在华盛顿表示,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用自己的测算方法,尝试对中国银行体系贷款的风险做前瞻性分析和估计,这算是一种底线思维,有压力测试的含义。但这种分析做了多层假设,估计损失时宁高勿低,误差会较大。不过积极的信息是,中国商业银行有相当的抗风险能力。
金中夏说,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报告在提出问题的同时也在考验中国经济和金融改革的成效和方向。希望《全球金融稳定报告》能引起国人对诸多问题的认真思考。
责编:程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