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洲心脏”遇袭激化仇外情绪

2016-03-25 09:17:02来源:海外网 字号:

  警察在欧盟总部附近发生恐袭的地铁站设立警戒区。

  据《国际先驱导报》报道,3月22日下午3时许,同事走进门来问我:“外电说布鲁塞尔国际机场发生了两次爆炸声,会不会出大事?”“不会吧,比利时一向很平静,不会出大乱子的。”作为曾常驻过布鲁塞尔近4年的“老欧洲”,我信心满满。但很快,随着伤亡数字的出现和上升,以及马埃勒贝克地铁站遭袭的恐怖画面传来,我的信心一下子崩溃了。

  黑烟弥漫,喋血揪心!布鲁塞尔连环袭击已造成30多人死亡,100多人受伤……“欧洲心脏”在流血!

  马埃勒贝克地铁站处于欧洲权力中心欧盟总部和比利时权力中心总理府之间,是离我曾经住的地方最近的地铁站之一,犹记得当年我经常出入其中或是带着家人在附近溜达散步。

  恐怖分子在比利时最繁忙、最国际化的机场和紧靠权力中心的地铁站发动袭击,而且是在上下班高峰时期实施,分明是一种“秀肌肉”显示实力的嚣张。毫无疑问,这是极端组织“伊斯兰国”向欧洲的全面叫板、示威和宣战。

  布鲁塞尔恐袭不是意外

  “我们担忧的事终于发生了!”这是比利时首相米歇尔在恐袭发生后的感慨。在比利时早已得知“伊斯兰国”要发动袭击并加以戒备的情况下,“伊斯兰国”居然还能发动有组织、大规模的袭击,说明其渗透之广已成为比利时乃至欧洲的心头大患。

  布鲁塞尔遭袭可以算是去年11月巴黎连环恐袭的“余震”。比利时联邦警察证实,此次恐袭中两个爆炸装置跟巴黎恐袭如出一辙,尤其是自杀式炸弹腰带。更何况,这次恐袭分明有报复的意味。3月18日,比利时警方在布鲁塞尔臭名昭著的莫伦贝克区逮捕了巴黎恐怖袭击在逃嫌犯萨拉赫·阿卜杜勒-萨拉姆及其同伙,比利时警方宣称还有余犯在逃。

  布鲁塞尔恐袭也可以视为“新殇”,因为这肯定不是“伊斯兰国”在欧洲的“收官之作”。

  数字最能说明问题。根据欧盟刑警组织不久前发布的数字,5000多名“圣战分子”可能在接受培训之后进入欧洲。欧盟刑警组织估计,接受训练后返回欧洲的欧洲公民数量在3000人到5000人之间。换句话说,起码有5000个恶性“定时炸弹”散布在欧洲,随时可能引爆。因此欧盟刑警组织这样评估:“欧洲现在正面临着10年来最大的恐怖主义威胁。”

  比利时则是欧洲的“重灾区”。比利时警方估计,大约有500名圣战者从叙利亚战场返回比利时“潜伏”。对于人口只有1100万的比利时来说,比例相当之高。加上比利时少得可怜的情报能力和警力,难怪比利时被认为是欧洲最容易遭受恐袭的国家。近年来,“伊斯兰国”也多次对比利时发布恐袭警告。所以,布鲁塞尔恐袭不是意外。

  恐怖分子为何有机可乘

  恐怖分子为何在比利时、在欧洲能轻易得手?

  首先是由于欧洲崇尚自由、信任的社会氛围与相对宽松的安检文化。长期以来,富裕的西欧形成了人与人之间彼此高度信任的文化。无论是布鲁塞尔、卢森堡还是柏林,咖啡馆里碰上个政府部长不是啥新鲜事。前不久我的一位朋友还晒出欧盟委员会主席容克从普通酒店前台结账的图片,没有任何安保措施。我在比利时常驻之时,一次欧盟峰会期间,一位记者为测试20多位各国领导人下榻酒店的安保情况,带着一把手枪进入一些领导人下榻的宾馆,出入如无人之境,成为媒体一时之热。但之后,除了欧洲之外大国领导人出访布鲁塞尔会加强安保安检之外,欧洲领导人出入布鲁塞尔与普通老百姓仍是几无差别。

  欧洲的机场安检也没有美国和中国那么严格,几乎不会被要求脱鞋、解皮带。地铁车站更是没有安检这一环节,也无人检票,这当然是社会文明水平高的体现,但也容易被恐怖分子所利用。

  其次是恐怖分子利用申根区的方便。毫无疑问,申根区的建立体现了主权国家的主权让渡,是欧洲对人类文明的一大贡献,方便了民众也促进了欧盟经济的发展。但一块硬币有两面,无内部边界的申根区也给恐怖分子流动、潜逃带来了巨大方便。

  再次是移民问题与社会融合难题造成恐怖分子“本土化”。与美国“9·11”事件不同的是,欧洲恐袭的凶手不是外来的,而是来自欧洲本土。数十年来,外来移民的融合难题让欧洲开始尝到苦果。从那不勒斯到哥本哈根,从巴黎到柏林,每个城市败落的移民区都是恐怖分子的温床,恐怖分子“本土化”让欧洲防不胜防。他们熟悉情况,善于利用欧洲社会管理漏洞,如鱼得水。

  欧洲各国加强安保措施

  布鲁塞尔恐怖袭击事件发生后,欧洲各国在强烈谴责的同时,也立即加强了各自的安保措施。

  恐袭发生后,德国各机场迅速加强安保措施。在通往欧洲交通枢纽法兰克福机场的路上,警方设置了临时检查站排查可疑车辆,并加强了机场内部的巡逻。

  法国巴黎火车北站随即进入高度戒备状态,加强安保措施,并暂停了往返于巴黎和布鲁塞尔之间的国际列车。而紧绷的神经也让西南部的图卢兹机场在当地时间3月23日早晨因发现“可疑包裹”紧急疏散,现已恢复开放。

  ……

  布鲁塞尔恐袭或许成为欧洲反恐的新转折点。欧洲正面对一个新的“十字路口”。当下的欧洲各国,打断骨头连着筋,面对共同的恐怖威胁,唯有团结起来,一致行动才是出路。展望未来,欧洲各国在反恐情报交流、协作方面必然要进一步加强。

  从长远来看,布鲁塞尔遭袭还将给欧洲带来更深远、更彻骨的伤痛,那就是对欧洲一体化、移民政策和社会融合带来不可估量的负面影响。

  移民与融合问题越来越成为欧罗巴身上的一个毒瘤,布鲁塞尔的莫伦贝克区是其中典型。经济不景气,失业率高企,移民看不到希望,移民社区成为恐怖主义的温床。年轻的移民很容易就被“伊斯兰国”组织所蛊惑,走上极端主义的不归路。

  反过来,反移民的声音在欧洲会引起更大共鸣,这将为极端政党的崛起提供了新“弹药”,欧洲政治“向右转”、民粹主义的上升或不可逆转。而这,又将是欧洲社会族群对立的“催化器”。长此以往,欧罗巴被撕裂的伤口将越来越触目惊心。如何抵充这种与欧洲一体化背道而驰的“负能量”,是对欧洲的巨大挑战。

责编:程瑶

您看完此新闻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