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11-26 08:10:00|來源:中國新聞網|字號:
伊朗核問題全面協議談判迎來決定性時刻。根據此前的談判結果,各方應在24日到來前達成一項全面框架協議。連日來伊朗和伊核問題六國進行了高密度會談,雖臨近“大限”但雙方分歧依然明顯,持續了十年的伊核問題能否就此畫上句號,再次牽引國際社會的目光。
伊核談判進入關鍵72小時 各方均無讓步跡象。
一年前的今天,在經歷了4天高強度的馬拉鬆談判后,伊朗與伊核問題六國(美國、英國、法國、俄羅斯、中國、德國)在瑞士日內瓦就伊核問題達成了一項被媒體稱為“具有歷史性”意義的階段性協議。根據協議,伊朗部分停止該國的核計劃,並接受國際社會監督,以換取放鬆對伊朗制裁。
這份協議於2014年1月20日生效,有效期6個月。至今年7月協議臨近到期時,伊朗和伊核問題六國再次在維也納進行了將近三周的談判。但各方沒能在協議到期前達成全面協議,商定將談判最終期限延后4個月,延期至11月24日。
在一年的密集談判與磋商中,各方就全面協議取得了不少積極進展,但在限制伊朗鈾濃縮計劃、解除對伊制裁等焦點問題上仍存不小分歧。本月18日起,伊核談判進入最后一輪。
美國國務卿克裡20日晚抵達維也納后就與伊朗外長扎裡夫和其他談判代表展開了高密度會談。克裡和扎裡夫原定於21日離開維也納的計劃也因持續的高密度談判而推遲。
德國外長施泰因邁爾當地時間22日在維也納表示,伊核問題談判迎來了最關鍵時刻,國際社會從未“如此接近”解決伊朗核問題。盡管在許多問題上仍然存在分歧,但談判氣氛富有建設性。
事實上,在最后一輪談判之前克裡曾經強調,達成協議的責任在伊朗,伊朗必須讓步,向全世界証明有意推進和平。伊朗總統魯哈尼則指出,若美國等參與談判的國家不提出“過分要求”,仍可能達成協議。
報道指,伊朗方面並未明確說明“過分要求”是指哪些談判條件。但根據此前消息,經過多輪談判,各方都已將“牌”攤到桌面上。伊朗的訴求是快速徹底地解除制裁,同時保留相當數量的核設施和離心機。伊朗最高領袖哈梅內伊則認為,伊朗未來需要大量離心機。
與此同時美國等西方國家則認為,伊朗已經安裝了1.9萬台離心機,因此最多允許伊朗繼續運行其中的數千台,而且現有制裁措施不會立即解除。截至目前為止雙方均無讓步跡象,英美未表樂觀,伊朗核問題風險仍存。
![]() |
伊朗 核問題 六國 談判 分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