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11-26 08:10:00|來源:中國新聞網|字號:
美伊領導人面臨“大考” 希望達成協議背后各有考量
在伊核談判走向最后期限的同時,伊朗總統魯哈尼和美國總統奧巴馬也迎來了一次執政“大考”。無論從內政還是外交來看,他們所能掌握的時間都相當有限。
從魯哈尼政府方面來講,如果談判破裂,其可能會在國內面臨更大壓力。去年當選后,魯哈尼作出的最重要承諾就是解決伊核問題。核談進度一再拖延,他的支持者的信心和耐心逐漸損耗,強硬的反對派勢力蠢蠢欲動。
對伊朗來說,如果全面協議得以達成,將結束伊朗因核計劃而與西方國家對立的歷史,並有助於伊朗和西方國家建立正常的外交關系,還能為伊朗所受的經濟制裁“鬆綁”。
對於奧巴馬而言,當前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加需要一項外交成就,補充自己的外交“政治遺產”。考慮到極端組織“伊斯蘭國”在伊拉克和敘利亞的不斷坐大,一個與美國達成和解的伊朗政府,將可能幫助減輕美國在中東地區的壓力。
目前而言,留給奧巴馬改變中東局面的時間正變得越來越少,而反對達成協議的勢力則非常強大——不光是哈梅內伊以及伊朗的強硬派,還有重掌美國國會兩院的共和黨、一些民主黨同僚,以及美國的許多最親密盟友。
據此前報道,奧巴馬上月給伊朗最高領導人哈梅內伊寫信,敦促他克服10年的不信任,通過談判達成一份限制德黑蘭“核抱負”的協議。美媒評論認為,這或許是奧巴馬為與伊朗達成和解,從而改變中東局勢所做的最后嘗試。
然而美國針對伊朗的制裁涉及多項法案和總統行政命令,民主黨目前失去了對國會參眾兩院的控制權,即使奧巴馬政府有意解除對伊制裁,恐怕也難獲國會支持。
奧巴馬已經表明,如果伊朗能遵守協議,他將在近期動用手中的行政權,逐步暫停制裁﹔而撤銷這些制裁的表決可能未來幾年都不會成為現實。但隻有在達成協議的前提下,他才會面對這個問題。
![]() |
伊朗 核問題 六國 談判 分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