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01-08 23:13:00|來源:人民網|字號:
研發效率高於美國
德國醫療器械漂亮的“成績單”與研發環境息息相關。“一般來說,德國一個醫療器械產品3年后必須更新。”維勒爾說,德國是歐洲醫療技術的創新中心,每年此類專利申請達1300項左右,獨佔鰲頭。德國醫療器械行業把銷售盈利的8%用於研發,比西方國家平均值高一倍,而且研發效率最高,新器械開發費用約800萬~1000萬歐元﹔而美國研發同樣的產品需8000萬美元(約合6000萬歐元)。
西門子旗下的醫療系統集團技術專家威海恩對記者說,集團目前在120多個國家設有代表處,在中國有20多家,針對不同需求推出定制服務和增值服務,還有24小時運營的備件中心。集團每年投入的研發費用超過16億歐元。西門子醫療系統集團的產品大都代表世界最高水平,如CT機、核磁共振成像儀、血管造影設備、超聲掃描儀、乳腺鉬靶機等。在位於克恩納特的生產基地,記者看到,工廠是全封閉的,一塵不染。從制造、組裝到系統調試,一氣呵成。
政策支持也促進德國醫療器械發展。德國聯邦經濟部和衛生部推出“健康經濟出口計劃”,幫德國企業發展潛在客戶。德國政府還建立基金會,企業專利可獲50萬歐元的健康研發資金。德國聯邦衛生部還設有聯邦藥品和醫療器械局,由醫療專家、工程師等組成,進行監管。
不過,德國《商報》近日指出,歐債危機、全球經濟不景氣、售價過高、競爭對手日益增多等因素讓德國醫療器械面臨危機。特別是中國在中低端醫療器械領域已經趕上。比如中國邁瑞公司在監護、生化血液檢驗、超聲成像等領域擠佔了德國產品的份額。盡管如此,維勒爾仍看好中國、俄羅斯和阿拉伯地區等新興市場。
中國制造差距在哪
與德國醫療器械的強勢對比,中國貨似乎沒那麼受歡迎。中國醫療器械行業協會國際合作部副主任徐珊指出:“在國內醫院,國產與進口器械的數量基本是三七開。”中國醫學裝備協會秘書長白知朋說,國際品牌在中國高端設備領域的佔有率接近90%。盡管一些國產器械性能不錯,但在三甲醫院幾乎沒有市場,隻能賣給二級甚至鄉鎮醫院。白知朋說,東軟醫療的產品算國產中最好的,市場佔有率僅9%。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