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外網首頁移動客戶端評論資訊財經華人台灣香港城市歷史社區視頻雲南新加坡德國荷蘭滾動

海外網>>德國頻道>>頭條>>頭條列表>> 正文

德國民眾患上“政治冷漠症”

2014-12-12 08:51:00|來源:海外網-《人民日報》|字號:

德國聯邦議院的辯論向來沒有什麼吸引力。德國貝塔斯曼基金會近日發表的調查報告顯示,每四個德國人中,大約隻有一個人曾經通過電視台或廣播電台關注過相關辯論,這個比例比7年前下跌了一半。民眾抱怨的主要原因是辯論索然無味,結果可期。各個政黨利用辯論的機會作秀,目的是強化自身地位,而非試圖解決問題。

貝塔斯曼基金會的這份報告將德國聯邦議院和英國議會的做法做了對比。報告指出,英國議會的政府質詢總是吸引大量民眾觀看,而德國聯邦議院上個選舉年進行了3萬次質詢,但鮮有人關注。過去12個月,聯邦議院活動在主流媒體僅出現275次,比2007年減少了42%。連德意志銀行或西門子公司等任何一家大型上市公司的消息,都比聯邦議院辯論的曝光率高。

受調查的民眾中,隻有54%能夠說出聯邦議院反對黨的名字。在16—29歲的年輕人中,這個比例隻有38%。政治家的選區工作除了增加自己的知名度,並沒有強化選民對政治的關心。隻有17%的人表示跟蹤過自己投票選出代表的政治活動。

報告強調,這一結果值得德國政治家和民眾深思,因為“沒有辯論和公眾參與,民主就不能成功”。根據執政黨聯盟提出的改革方案,2015年起,每個內閣部長每年至少要到聯邦議院接受一次質詢,時間不少於60分鐘。但調查顯示這種做法效果有限。報告還認為,照搬英國模式不符合德國實情,因為英國是兩黨政治對立,所以辯論劍拔弩張,而德國是多黨聯合執政,辯論旨在尋找共識。

報告最后建議,政府高層人士應當接受不設限的提問,並且能夠讓民眾通過電子郵件或電話提出問題。不過報告也承認,民意雖然做出了這種表示,決定權還在聯邦議院。此間媒體指出,聯合執政的社民黨曾提議,讓聯邦總理每年接受一兩次質詢,但被基民盟拒絕。

(責編:程瑤)

分享到:

分享到唐人街BBS

德國政黨 民眾抱怨 議院 德國電視一台 政治冷漠症 歐洲議會 政治活動 明鏡周刊 選舉

評論資訊台灣香港文史地方華商

新聞熱圖>

最新熱點>

太原市委組織部長被查 曾“失蹤”14天

娛樂炫圖>

最新排行 >

史海鉤沉>

圖片精選>

視頻>

論壇熱點>

新聞推薦>

昆明“蟒蛇少年”與25條蛇同居10年(組圖)

劉鐵男案今宣判 其情婦遭生命威脅后舉報

評論|資訊|台灣|香港|華人|國際|財經|娛樂|文史|圖片|社區|視頻|專題|滾動

新加坡|雲南|吉林|紅色|南粵|中原|書畫|絲路|魯東|創新|創投|成渝|贛鄱|錢江|食品|IP電視|華商|紙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