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12-03 10:21:14|來源:海外網-《人民日報》|字號:
敘利亞危機爆發以來,已有320萬人逃離敘利亞,645萬民眾在國內流離失所,有1080萬敘利亞民眾急需人道主義救助。以上是聯合國人權事務協調辦公室提供的數據,在該組織發布的一份人道主義救助地圖上,敘利亞北部的阿勒頗、伊德利卜省,東部的拉卡、代爾祖爾省被標注為人道主義的“重災區”。戰局膠著,本已給人道主義救助工作增添了困難﹔12月1日,因存在6400萬美元的資金缺口,聯合國世界糧食計劃署又不得不暫停了對170萬敘利亞難民的人道主義援助。在這樣的情形之下,敘利亞難民的這個冬天不好過。
“家”就在這片草地上,那是一個由幾塊塑料布和木板簡易搭建的帳篷
初冬的大馬士革,陽光掩不住陣陣寒意。街上往來的行人都已換上了厚實的衣服。而在位於四季酒店旁的公園裡,57歲的阿布·阿裡席地而坐,一件單衣外面,僅僅裹了一條薄薄的圍巾。沒有御寒衣物,沒有取暖設備,對他而言,晒晒太陽,成了每天“最滿足”的事。
他身旁,數十名衣衫襤褸的人也坐在草地上借陽光取暖。他們有一個共同的身份——難民,由於戰亂,他們從外地逃難至此。謀生艱難,他們又不得不把這塊地勢開闊、光照充足的草地作為暫時的容身之處。氣溫正在漸漸走低,過冬成了他們共同面臨的艱難挑戰。
阿布的“家”就在這片草地上,那是一個由幾塊塑料布和木板簡易搭建的帳篷。帳篷裡的設施也極其簡陋:地上雜亂地堆著被褥,角落裡有一個木炭堆——由於柴油漲價,供電緊張,很多經濟條件差的當地民眾不得不用柴火取暖。“木材都是朋友給的,白天舍不得用,隻有晚上睡覺凍得不行時才會點著。”阿布說。
在這樣一個四處漏風的“房子”裡,阿布和他的兒子已經生活了近一年。體弱多病的阿布已經無力工作,父子倆相依為命的全部財源,僅靠兒子做搬運工的微薄薪水。“靠這點錢,我們每天能吃上飯就謝天謝地了。”面對日漸轉寒的天氣,阿布憂心忡忡,“除了慢慢熬,沒有別的辦法了。現在隻盼望每天都是晴天,這樣至少白天可以好過一些。”
“對於已經在苦熬嚴冬的難民來說,停止這項援助的后果將是致命性的”
像阿布這樣的“黑戶”,是無法在當地民政部門登記注冊,領取救濟物資的。而對所有敘利亞難民而言,這個冬天都不好過。由於資金緊張,聯合國世界糧食計劃署1日起停止向170萬敘利亞難民提供人道主義援助。
據世界糧食計劃署敘利亞分支媒體公關部高級助理胡薩姆向本報記者介紹,計劃署的職能是通過向國際社會的主權國家、非政府組織以及個人募集資金,對全球的多個地區實施人道主義救助工作。包括中國在內的一些國家已通過計劃署向敘利亞難民提供了援助。在敘利亞的人道主義援助過程中,計劃署負責制定項目規劃,將資金和物資移交給當地的多個非政府機構,由后者在敘全境發放。
胡薩姆說,近期受西非埃博拉、南蘇丹、也門局勢升級影響,用於海外敘利亞難民的專項資金運作緊張,12月份,計劃署無力用現有的資金購買食品、衣物等人道主義救援物資,提供給約旦、黎巴嫩、土耳其、伊拉克和埃及等周邊國家的敘利亞難民。如果資金到位,難民們可憑計劃署開具的証明在當地直接購買物資。
世界糧食計劃署表示,雖然該組織已經連續數月警告將出現資金緊缺,但仍有很多捐助國沒有兌現捐助承諾,造成目前資金鏈出現6400萬元缺口。該組織執行干事庫桑表示,如果缺乏救援資金,該地區將面臨日益嚴重的不穩定與安全威脅。如果能在本月補上資金缺口,將立即繼續對敘利亞難民進行救助,但“對於已經在苦熬嚴冬的難民來說,停止這項援助的后果將是致命性的”。
![]() |
敘利亞 南蘇丹 援助項目 家 黑戶 重災區 房子 人道主義援助 大馬士革 國際社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