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12-09 16:16:00|來源:國際在線|字號:
由中國商業聯合會主辦的中德兩國汽車技術合作研討會8日在京舉行。研討會上,中德兩國專家以“德國技術·中國制造”為主題進行了深入探討。
與會中方專家、清華大學汽車技術研究所主任宋健教授表示,近幾年來,中國汽車工業發展勢頭強勁,汽車產業作為國民經濟支柱產業的地位越來越突出。
隨著市場需求的不斷擴大,我國汽車工業的發展潛力也非常巨大。然而,我國汽車工業發展也面臨著巨大的風險和挑戰,暴露出許多問題:如缺乏完整的轎車開發能力和自主品牌,汽車零部件制造相對薄弱,中高端汽車主要零部件核心技術的人才匱乏、自主研發能力不足,國際競爭能力差等。
為了應對國際汽車市場的激烈競爭,我國正在探索如何培育核心能力強、擁有自主知識產權、具有較強國際競爭力的大型企業集團。
與會德國汽車專家、科隆應用科學大學、NVH實驗室主任哈斯.R 博士表示,近年來中德汽車領域的核心技術合作日益緊密,今年10月,由遼寧省政府引進、總投資211億元的福虎(沈陽)汽車動力總成研發有限公司項目已落戶沈陽-歐盟經濟開發區。
該項目的核心技術就是由德國技術團隊與中國汽車專家共同研發的。今后,中德兩國專家將依托雙方合力打造的高科技研發平台,為中國研發更多的專利產品,並打上中國制造和民族品牌的烙印,將中國汽車制造水平整體提升20年。(王竹)
汽車技術 汽車專家 技術團隊 汽車動力 德國汽車 汽車制造 核心技術 中國 中高端 歐盟經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