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外網首頁移動客戶端評論資訊財經華人台灣香港城市歷史社區視頻雲南新加坡德國荷蘭滾動

海外網>>德國頻道>>新聞速遞>>財經展會>> 正文

德國該如何為歐元區復蘇做貢獻

2014-12-04 11:43:54|來源:海外網|字號:

據第一財經日報報道,美國終於退出了QE(量化寬鬆),而彼岸的歐洲仍在泥淖中掙扎。從大幅降息發展到購買千億級別的銀行長期信貸資產包,市場對歐元區的經濟復蘇依然充滿悲觀情緒。歐洲央行連評級低於BBB-級別的資產都願意購買了,那麼靠貨幣政策調節驅動經濟復蘇的做法算是走到頭了嗎?

宏觀經濟學最基本的概念曾提到,一般市場價值是由供需決定的,如果說美國之前採用的QE政策是鞭策需求,那歐洲則是期望通過增加供給來復蘇經濟。一旦歐洲央行大筆購進銀行信貸資產債券,等於變相地為銀行釋放了流動性,理想化模式下銀行應該給足央行面子,為市場輸入新鮮的貸款血液,讓企業和私人投資者加大在飽受危機折磨的歐洲國家的投資,從而讓整個生產經濟復活運轉,推動需求,提升價格。可惜,理想與現實總歸存在差距,而且有時候,這個差距還挺大,並非一朝一夕一個政策就能縮短,因為市場的矛盾總歸比經濟學教科書復雜得多。

“一些財政彈性較大的國家應該增加支出,還有一些國家應該加強結構性改革。”盡管歐央行行長沒有指名道姓,但俯瞰整個歐洲,眾人心知肚明:在這樣的經濟形勢下還能有財政彈性的也就歐洲工業支柱德國了。

然而,德國的現實是,儲蓄遠大於投資。一個節約慣了的民族,危機意識很強,儲蓄養老的保守財富觀依然堅挺,但是德國的經濟形勢導致國內沒有足夠的資產去支持這些儲蓄貨幣,如果這些儲蓄貨幣繼續在封閉的德國留存,很快就將導致更為嚴重的通貨緊縮。幸好,德國是個開放的國家,歐元區也有足夠多的國家可以向德國出售資產,如果這一點能實現的話,通貨緊縮的局面也將得到改善。可矛盾的是,歐元區的危機國赤字累累,不願再背負新的債務,所以兩方面因素一結合,產生的依然是整個歐元區的通貨緊縮效應。

德國該如何拉動內需?

強大的出口型經濟使得德國有幸在經濟危機中避免巨大衰退,然而隨著新興市場國家經濟增速的放緩,50%的GDP依靠出口拉動的德國也漸漸顯出了疲態和軟肋。所以,除了歐央行行長德拉吉的呼吁,德國國內經濟界也開始意識到拉動內需的重要性。

有分析認為,首先,德國應減少之前一直偏好的固定收益投資,轉向直接投資﹔其次,德國應自己創造足夠多的資產去支持原先多余的儲蓄貨幣,例如加大國家公共開支和基礎設施建設,或者鼓勵私人參與直接投資。前者可能會增加國家公債,這是德國的政治經濟界不願看到的局面,那麼隻剩下鼓勵私人直投一條路了。可企業家們給出的答案卻直接把這最后的巷子都給封殺了:因為市場需求不足,所以投資動力不足。這倒是大實話,國外市場需求減弱,國內市場需求凝滯,怎麼看都該先由國家出面拉動內需。

也許第一步可以從減免高達19%的增值稅開始,進而通過稅收優惠鼓勵私人投資。第二步,可在基礎設施等公有化領域引入私人非控股投資。這樣的兩步走,既能擴大投資又避免加大公債支出,滿足了市場、滿意了政府。

也許德國是解決歐洲問題的一個突破口,但為避免通貨緊縮進一步惡化,歐元區國家還是更需要依靠自身的經濟結構調整,從供需兩個層面推動市場價值提升。否則,貨幣政策真正走到最后推行QE的日子,不知道歐洲還能不能自救?

 

(責編:程瑤)

分享到:

分享到唐人街BBS

歐元區 德國 通貨緊縮 經濟復蘇 QE 貨幣政策 歐洲央行 第一財經日報 信貸資產 公債

評論資訊台灣香港文史地方華商

新聞熱圖>

最新熱點>

反家暴細分家暴類型 專家稱隻回復“哦”算家暴

娛樂炫圖>

最新排行 >

史海鉤沉>

圖片精選>

視頻>

論壇熱點>

新聞推薦>

明星素顏証件照:劉曉慶如蠟像 宋茜滿臉麻子

安徽男子冒充畫家性侵25名女子被執行死刑

評論|資訊|台灣|香港|華人|國際|財經|娛樂|文史|圖片|社區|視頻|專題|滾動

新加坡|雲南|吉林|紅色|南粵|中原|書畫|絲路|魯東|創新|創投|成渝|贛鄱|錢江|食品|IP電視|華商|紙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