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外網首頁移動客戶端評論資訊財經華人台灣香港城市歷史社區視頻雲南新加坡德國荷蘭滾動

海外網>>德國頻道>>聚焦德國>>中德關系>> 正文

德媒對德國汽車制造商敲響警鐘

2014-11-19 21:03:00|來源:海外網|字號:

據德國之聲報道,在德國汽車制造商普遍看好中國汽車市場未來前景,對自己的幸運興奮不已之際,南德意志報周五的一篇文章卻敲起了警鐘。

在北京舉行的車展上,幾家世界大型汽車制造商一致看好巨大的中國市場,認為雖然中國經濟增長速度放緩,但是這一世界最大汽車市場未來仍將生意興隆。但是《南德意志報》4月25日刊登的一篇文章,卻給習慣了成功的德國汽車制造商澆了一盆冷水。《南德意志報》的文章這樣寫到:"隻要一談起中國,汽車公司的經理們便興高採烈,他們對這個巨大市場的增長機會和14億人口的迅速富裕贊不絕口。德國汽車公司的管理人員幾乎不敢相信他們的運氣。據估計,德國大眾康採恩近一半的利潤來自中國。為了滿足富有和好面子的中國人對其 豪華汽車的需求,德國汽車制造廠的工人不得不加班加點。但是今年的北京車展則發出了中國的情況將發生變化,生意將變得難做的信號。由於城市中霧霾嚴重,汽車牌照的發放將大幅度受到限制。最遲從現在開始,西方汽車制造商們有關中國市場永久增長的夢想就將破滅。他們必須認識到,他們通過對中國的依賴彌補了歐美市場滯銷的不足,現在則不得不面臨下一個棘手的難題。"

《南德意志報》的文章接著寫到:"共產主義工業大國中國以資本主義的方式和驚人的速度發展著經濟,瘋狂增長的幅度已經達到極限。中國人對西方生活方式的追捧和巨大的能源消耗已經在世界衛生組織敲起警鐘。迄今習慣了成功,一直為富有的中國人提供著大馬力和大型豪華汽車的德國汽車制造商戴姆勒、奧迪和寶馬汽車公司,還在源源不斷地將汽車銷往中國。但是從長遠來看,它們將成為自己成就的受害者。如此多的 汽車污染著環境,氣候將無法繼續承受。中國已經開始自食其果。"

美國總統奧巴馬周三(4月23日)抵達其 亞洲之行的首站日本。奧巴馬此行引起德語媒體的普遍關注。德國"鏡報"周五刊登一篇文章說,日本之所以尤其為奧巴馬的訪問感到高興,其中不乏奧巴馬冷落了中國的因素。在中日島嶼爭端問題上,奧巴馬明確表態站在日本一方。"鏡報"的文章說:"奧巴馬很快贏得日本人的愛戴:因為他表示,中國東海有爭議的群島,日本稱之為尖閣列島,中國稱其為釣魚島,隸屬美日軍事合作協定范圍之內。如果北京繼續強調對這些島嶼的主權要求,美國將明確站在日本一邊。奧巴馬此次亞洲之行的一個重要議題是中國日益增長的經濟和軍事影響力。在日本為奧巴馬的來訪感到興奮的同時,很快有了來自中國的批評。鑒於美國總統對中日島嶼爭端所持的立場,中國國防部發言人楊宇軍強調,釣魚島是中國的領土。"在奧巴馬開始其亞洲之行前夕,就有專家認為,奧巴馬的亞洲之行,旨在遏制中國。在日本訪問期間,奧巴馬強調對其盟友的忠誠與支持,突出美日關系的重要性。雖然奧巴馬訪亞獨漏北京中國處之泰然,但是對奧巴馬在中日島嶼爭端上所持的立場極其惱火。

法蘭克福匯報周五也刊登了一篇題為"北京批評奧巴馬支持日本"的文章,文章說:"中國對美國總統奧巴馬在島嶼爭端問題上支持日本的立場提出批評。中國外交部發言人批評了《美日安保條約》,稱這是冷戰時期的產物,今天利用《美日安保條約》來損害中國主權和中國的合法利益不合時宜。"同時美國還受到奉勸,要令其失控的盟友日本重新回到正確歷史認識的軌道上。如果華盛頓政府希望在地區發揮建設性作用,就應持克制態度。"

 

(責編:許俊杰、呂文寶)

分享到:

分享到唐人街BBS

德國 汽車 制造 中國市場

評論資訊台灣香港文史地方華商

新聞熱圖>

最新熱點>

沖擊香港立法會帶頭暴徒身份曝光 疑為網媒主持人

娛樂炫圖>

最新排行 >

史海鉤沉>

圖片精選>

視頻>

論壇熱點>

新聞推薦>

北工大校花撞臉林志玲 秒殺無數宅男(組圖)

河南三門峽監獄搬遷 押送犯人場面壯觀

評論|資訊|台灣|香港|華人|國際|財經|娛樂|文史|圖片|社區|視頻|專題|滾動

新加坡|雲南|吉林|紅色|南粵|中原|書畫|絲路|魯東|創新|創投|成渝|贛鄱|錢江|食品|IP電視|華商|紙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