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外網首頁移動客戶端評論資訊財經華人台灣香港城市歷史社區視頻雲南新加坡德國荷蘭滾動

海外網海外網>>德國頻道>>一屏>>頭條列表>> 正文

疑問:25年后德國式統一在朝鮮半島可行嗎?

2014-11-06 12:33:00|來源:海外網|字號:

據美國之音網報道,11月9號是東西方冷戰標志柏林牆倒塌25周年。它為后來的德國統一鋪路,也為歐洲各地的共產黨政權畫上了句號。但是冷戰的僵界至今遺留在亞洲的朝鮮半島,並且毫無統一的跡象。美國之音駐首爾記者斯特羅瑟分析了德國統一25年來的情況,看看這種模式是否也能用於朝鮮半島。

當東西柏林的居民推到分隔他們三十年之久的柏林牆的時候,全世界都看到了這個畫面。但是,在共產黨東德的盟友朝鮮,人們卻沒有看到這一幕。當時,20多歲的朴東夏正在北朝鮮軍隊服兵役。他說,人們根本不知道德國統一的消息。他說,沒有人告訴我們兩個德國為何統一。他回憶當時北朝鮮的媒體把柏林牆倒塌歸罪為東德的腐敗機會主義分子。朴東夏說,直到他2005年逃到韓國之后,他才充分了解真相。朝鮮半島的分治是冷戰的遺產。成千上萬的家庭被非軍事區分隔,邊界兩側的對話很少,而緊張的軍事對峙經常加劇。

但是一些觀察家說,德國的經驗或許可以指引兩個朝鮮走向統一。首爾的德國漢斯-賽德基金會主任伯納德?塞利格說,“德國當然是一個有趣的案例。歷史上並沒有很多成功的統一,和平統一更是鳳毛麟角。在這種意義上,兩個朝鮮自然而然地看向德國。”但是塞利格也表示,德國和朝鮮半島的情況既有相同之處,也有很多不同,比如說,兩個朝鮮間的經濟懸殊,遠大於當時東西德的差異。朝鮮半島缺少像德國教堂一類的共同機構。同時,東北亞國家之間有更多的領土爭端和歷史糾紛。

塞利格指出,德國的統一給這個國家帶來了新的問題。德國用了很多年來縮短東西德財富和文化的差距。他說,這些困難足以讓韓國人對德國式的統一望而卻步。“10至15年前,我聽見韓國人說,我們必然不想走德國的路。因為這會帶來巨大的經濟挑戰和內部的分歧。”他說,德國大概用了20年的時間來消除東西德間的不平衡。但是塞利格和其他朝鮮問題觀察家指出,統一的潛在代價讓許多年輕的韓國人對與北朝鮮統一毫無興趣。

設在首爾的弗裡德裡希-諾曼自由基金會主席拉斯-安德烈?裡希特說,經歷將近七十年的分治之后,人們對統一不感興趣毫不奇怪。他說, “他們甚至他們的父母都太年輕,對於分裂前的朝鮮沒有印象,因此沒有情感紐帶。”裡希特說,德國則不是這樣,他們的國家分裂隻持續了四十年。

從北朝鮮叛逃的朴東夏現在任職於首爾的一個前北朝鮮政府官員協會。他不能確定朝鮮是否應該仿照德國模式統一。他指出,前東德的領導人在國家被西方吸納前已經同意改革。但今天的北朝鮮不可能邁出這一步。他說,朝鮮如果變得民主並 和平走向統一是一種理想狀態,但是不大可能發生。他說,平壤當局不會放棄政權。朴東夏還說,朝鮮半島的統一會像德國那樣突然發生,但是隻能在北朝鮮崩潰之后。

(責編:許俊杰、呂文寶)

分享到:

分享到唐人街BBS

統一 朝鮮

評論資訊台灣香港文史地方華商

新聞熱圖>

最新熱點>

舌尖上的APEC:中西式餐點一網打盡

娛樂炫圖>

最新排行 >

史海鉤沉>

圖片精選>

視頻>

論壇熱點>

新聞推薦>

對越反擊戰時期中國女兵照片首度曝光(組圖)

金正恩出席朝鮮大隊長及大隊政治指導員大會

評論|資訊|台灣|香港|華人|國際|財經|娛樂|文史|圖片|社區|視頻|專題|滾動

新加坡|雲南|吉林|紅色|南粵|中原|書畫|絲路|魯東|創新|創投|成渝|贛鄱|錢江|食品|IP電視|華商|紙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