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外網首頁移動客戶端評論資訊財經華人台灣香港城市歷史社區視頻雲南新加坡滾動

海外網海外網>>德國頻道>>人在德國>>生活休閑>> 正文

德國漢堡的“城鎮化”煩惱

2014-11-02 13:31:00|來源:海外網|字號:

據《經濟觀察報》報道,六個時區、7500公裡之外的德國港口城市漢堡,似乎離中國越來越近了。今年10月10日至11日,兩年一度的漢堡峰會在“中國遇見歐洲”的主題下再次召開,已是第六屆,而這並不是漢堡這座德國第二大城市連接中國的唯一支點。

漢堡和中國的貿易往來可以一路追溯到1731年第一艘廣東商船停靠漢堡。在經歷了風雲變換的近300年后,已經有超過500家中資企業落戶漢堡,中國在漢堡港的集裝箱吞吐量達到了300萬標准集裝箱,有超過50%的中德貿易途經漢堡港。而單就2013年一年,漢堡與中國之間的貿易額就已達到105億歐元。

在貿易互動日趨頻繁背后,漢堡也面臨著城市發展的煩惱,比如在處理城市與人的關系上、在推廣城市品牌的問題上。漢堡駐上海聯絡處副主任潘樺更多擔心的是如果克服“酒好還怕巷子深”,把漢堡這個在東方世界尚不如雷貫耳的城市品牌推廣出去,“談到德國,中國人更熟悉的是慕尼黑、法蘭克福、柏林。正如很多人知道空客是法國品牌,卻不知道德國漢堡負責空客A380機身組裝,更是空客A319、A320、A321機型的總裝生產地。”

而基於一定程度上的“名不見經傳”,漢堡在港口及物流、生命科學、航空工業、媒體及信息技術、城市規劃等領域的發展優勢,於外界的認知度上,並沒有達到漢堡的預期。

城市擴容新解

漢堡市政府駐聯邦與歐盟及外事全權代表沃爾夫岡·施密特(Wolfgang Schmidt)介紹起漢堡滔滔不絕,隨著訪談深入,他不再直挺挺地端坐,而是靠著椅背把姿勢調試得輕鬆些,眼神也不知不覺地飽含笑意了,話匣子依舊是合不上,“漢堡是與首都柏林、不萊梅並列的三大直轄市之一,GDP產出與柏林等量齊觀,漢堡2013年的GDP達到977億歐元,但因為漢堡人口僅是柏林人口的一半,於是人均GDP就一躍成為柏林的兩倍。”此外,據他介紹,漢堡居民人均可支配的收入超過德國平均水平25%,其居民購買力在德國名列第一。

作為德國的經濟重鎮之一,在德國聯邦州人口數量不斷下降的情況下,漢堡人口數量不降反升,目前已經達到接近180萬人。城市擴容在所難免。政府一早將解決這一問題的突破口放在港口新城HafenCity的建設上。在這一點上無獨有偶,中國“十二五規劃”中明確了中國城市化進程加快,要不斷完善城市化布局和形態。中國需要依托城市化之路創造更多內需以及就業機會,減輕外部市場環境不確定性帶來的風險。

於德國聯邦外貿與投資署公共關系部高級經理曹奕看來,在使用PPP模式公私合營以及新城整體規劃等諸多方面,HafenCity的成功經驗無疑具有借鑒意義。漢堡州議會1997年通過這一新城開發項目,吸引了政府方面約24億歐元的投資,其中15億來自於地產銷售收入,除此之外還有約80億歐元的私人投資。彼時,漢堡政府授權組建GHS公司專門負責使用這一筆“城市和港口政府專用基金”,建設新城道路、橋梁、廣場、公園、碼頭堤岸和林蔭道。

據HafenCity信息中心城市規劃專家托爾斯滕(Thorsten Godtel)介紹,GHS公司2004年更名為漢堡港口新城有限公司。作為開發商,除了為數極少的私有土地,公司密集利用漢堡易北河岸長達3.1公裡的濱水區域搞基礎設施的規劃建設,目標是到2025年擴充城市面積157公頃,使漢堡內城面積擴大40%。

又高又瘦的托爾斯滕在新城中邊走邊介紹:“開發商會對各處建筑施行限高,以保証新城規劃的整體美感,同時,會在規劃好各處建筑的用途之后,將土地一次性出售給公司或者個人,購買者需要嚴格按照規劃的要求,或用於居住,或用於經營咖啡店等具體經營場所。”這種限制到具體經營項目的做法引起了記者的好奇,如果照此下單,造成經營不善呢?托爾斯滕指著街對面的一處底商稱,這種可能是存在的。那一處玻璃外牆上用油漆標示著白色標記的所在,就是一處倒閉的畫廊,在經營失敗后,再由店主尋找更有能力的經營者。

“在新城內,並不主張商務辦公區域與生活區的刻意分割。”托爾斯滕表示。HafenCity目前已經吸納了2000余人入住不同類型的住宅,其中有豪華的私有住宅和集資住宅,也有出租的住宅,其中政府資助的住宅建筑佔到了三分之一。這裡也吸納了超過450家企業,涵蓋了近萬名雇員。

在顯著標示著聯合利華企業LOGO的大樓旁,一處設計精美的沙灘游樂場蔚為醒目。藍天下,開放式的游樂場可供兒童在木制的設施上玩攀岩、滑梯﹔近旁連接著地下水的小型壓力水泵,是兒童力所能及的一項小游戲﹔不遠處,設有藤條編制的小迷宮,也有與地面齊高的彈跳床。托爾斯滕介紹稱,這個游樂場之所以受到兒童的歡迎,是因為在設計之初,就找來了為數不少的小朋友,聽取他們的意見。

HafenCity預備在服務業領域內提供4.5萬個就業機會,由於在“高技術、綠色”概念之下秉承與漢堡老城區一致的理念,HafenCity並不歡迎重工業,不僅如此,像太陽能電池板、燃料電池、熱電聯產機組、熱泵和生物質再生能源等新技術,在這裡得到了廣泛啟用。

新城的建構過程也伴隨著新問題的不斷出現和不斷解決。比如像托爾斯滕所言,目前在臨水的建筑中,出現了蜘蛛較多的問題,而隨著集中供暖等新訴求的出現,開發商也對起初興建的建筑進行了設計上的修正完善。

與HafenCity隔易北河相望的是漢堡當地人頗為驕傲的市內港口,驕傲的原因不僅是因為相較其他國家的港口城市而言,漢堡港距離城市生活更近,更重要的還在於漢堡港在大型集裝箱的靠岸和轉運過程中,運用了大量電子科技,這極大地降低了二氧化碳和噪音的排放,整個繁忙的港口更顯得靜謐而有序,目前在科技運用上尚無其他港口可及。然而,不可否認的是,漢堡港也框定了這座城市擴容的邊界,好在漢堡港每年給漢堡創造的經濟產值平穩上升,其創造的與港口相關的就業機會補充了城市發展的一部分需求。

漢堡港媒體聯絡官蘇珊·施密特(Susanne Schmitt)解答著經濟觀察報的好奇:為什麼說這裡的科技含量至今無港口可及?

蘇珊舉例,一方面,從滿載著集裝箱的大船靠岸到50萬平米的集裝箱堆放倉儲城,完全禁止人員進入,因為在這個區域之內的瀝青地面下,布滿了電子原件,這些隱藏在地下的操作系統指揮著數十台電動接駁車,有條不紊地分別從大船近旁的52架浮吊處准確得“扛”起集裝箱,每輛電動接駁車可以承擔70噸的重量,運到倉儲城。如果接駁車電量幾近用完,會在指揮下到一處陸續充電。

另一方面,在倉儲城,漢堡港實現了五層集裝箱壘放以及普通集裝箱和冷藏箱的分堆擺放,電子系統在先期處理好集裝箱收貨時間、倉儲時間、運離時間等各項數據后,以最優的順序上下碼放集裝箱。此外,在倉儲城的另一端鋪就著鐵軌,小型火車會將集裝箱高效地運離港口。

漢堡港是德國最大的港口,也是歐洲第二大集裝箱港、世界上最大的自由港。根據Planco最終報告發布的數據,2012年,漢堡港在德國全境范圍內直接、間接創造了約195億歐元的總價值。而據漢堡港務局提供的最新數據,2013年,漢堡港包括大宗貨物和一般貨物在內的吞吐量達到了1.396億噸,集裝箱化率達到了98%。是年,中國以約計270萬噸標准集裝箱的吞吐量位列漢堡港十大貿易伙伴之首,兩國間集裝箱往來量較2012年增加了2.9%,將美國遠遠拋在第五位。

城市與人

為了提升城市品牌,漢堡與首都柏林展開了2024年第33屆夏季奧運會申辦權的爭奪,最后在德國內部這一重任花落誰家,需要等到今年12月才見分曉,之后在2015年,德國將正式向國際奧委會提出申請。

漢堡經濟促進局國際部主任馬興漢(Stefan Matz)在談話中感慨,一個生機勃勃的漢堡,需要得到東方世界更多的關注和欣賞。他非常希望中國企業界能夠對漢堡有更多的認識,在漢堡發現更多的投資、參股、並購的共贏機會。

漢堡市第一市長奧拉夫·肖爾茨(Olaf Scholz)介紹說,目前已經有超過500家中國公司在漢堡設立了代表處或者歐洲總部,這個數字還在以每年20家至30家的速度增加著。德國中國商會會長、中國工商銀行法蘭克福分行總經理陳飛對經濟觀察報表示:“德國中國商會近期收回的114份在德中資企業調查問卷顯示,在德中資企業分布在漢堡的佔到23.7%,僅次於佔比25.4%的黑森州。”

遠在中國上海的潘樺一直致力於溝通雙方需求。從在德中資企業那裡,她得到最大的建言是,如果漢堡能夠與中國城市實現直航,不再經停轉機,將大大增加中國企業投資漢堡的便利及動能。對此問題,潘樺對經濟觀察報毫不諱言,此前上海航空有意開通上海直飛漢堡航線,之后公司被東方航空收購。收購完成后,雖然飛漢堡,但因種種原因隻能經停法蘭克福,以致航線對乘客的吸引力大大下降最終停飛。

目前,中國南航在德國西部城市法蘭克福開展業務如火如荼,當經濟觀察報將“開通漢堡至中國城市的直航,難度到底在哪兒?”這一問題拋給中國南航在德國的開路人——法蘭克福辦事處總經理陳京偉時,他坦言,漢堡在德國不是不重要,經濟活力不是不搶眼,部分原因還在於漢堡的地理位置毗鄰首都柏林,就好像天津毗鄰北京,這大大降低了開通直航漢堡航線的幾率。

上海岱美歐洲股份有限公司(漢堡)副總經理李學平是開通直航的擁躉之一,他從國內到漢堡已經近七年,公司主要負責給大眾、奧迪、歐寶、奔馳等德國汽車品牌配套汽車遮陽板、座椅頭枕、頂棚閱讀燈等零部件,他笑稱自己在一萬多名漢堡華人中間已經是半個“漢堡人”,他的一部分煩惱來自於如何與公司內部的德國員工、德國客戶建構更有效的理解和溝通。“德國人工作嚴謹扎實,但基於文化上、處事方式上的差異,還是得多揣摩方式方法,國內企業傳統的做法並不一定‘放之四海而皆准’。有一次,客戶工廠出現了一個小的質量問題,我提出請德國客戶吃頓飯,希望席間聯絡一下感情,解決一下質量問題和技術分歧,結果把對方弄得一頭霧水,不理解為什麼需要一起吃飯。這就是文化上的差異。”

這種在具體生產生活中出現的煩惱,並不是隻有在德中資企業會遇到,德國企業在處理與中國員工的具體問題中,同樣不免頭痛。漢堡德華咨詢公司常務董事楊莉博士在幫助中國企業“登陸”漢堡方面工作了15年有余,她同時也在當地大學教書。期間,她接觸到了大量中德文化差異的案例。

她給經濟觀察報舉了一個鮮活的例子,曾經一家德國機械廠由中國員工負責盯緊運行某精密機械需要的油料配比,一段時間后,該機械停工無法運轉,德方上級詢問原因,中方員工沒有哪個願意先開口,因為這可能會禍及犯錯的某個中方員工。不得已,企業方面隻好將整部機器逐步拆除才找到事故原因,原來是兩種油料的比例弄反了。“這樣的周折在德國員工中間很難產生,在目前中德員工於企業內部相互滲透交融的情況下,雙方需要更多理解和被理解。”

為了加深漢堡市民對中國文化的理解,也為了支持漢堡成為中歐關系的重要紐帶,漢堡政府每兩年即舉辦一次“中國時代”節。今年在漢堡的“中國時代”節將從11月4日延伸至23日,期間將舉辦200多場各類交流活動。

漢堡與中國在經貿、文化上的交往已成為大勢所趨。相信隨著交往的不斷深入,那些關於推廣漢堡先進經驗以及城市品牌的煩惱、那些漢堡華人如何融入當地社會生產生活的煩惱、那些漢堡企業家如何與中方員工相處的煩惱,都將雲淡風輕,化為更多的包容和扶持。

(責編:呂文寶)

分享到:

分享到唐人街BBS

漢堡港 濱水區域 Planco 德國員工 德國汽車 中歐關系 登陸 HafenCity 閱讀燈 開發商

評論時政國際娛樂文史地方華商

新聞熱圖>

最新熱點>

香港“佔中”者繼續集結與警方對抗

娛樂炫圖>

最新排行 >

史海鉤沉>

圖片精選>

視頻>

論壇熱點>

新聞推薦>

閉月羞花金發女模地鐵走紅引萬人熱追

傳潘粵明董潔已復合搬回愛巢(圖)

評論|資訊|台灣|香港|華人|國際|財經|娛樂|文史|圖片|社區|視頻|專題|滾動

新加坡|雲南|吉林|紅色|南粵|中原|書畫|絲路|魯東|創新|創投|成渝|贛鄱|錢江|食品|IP電視|華商|紙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