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外網首頁移動客戶端評論資訊財經華人台灣香港城市歷史社區視頻雲南新加坡滾動

海外網海外網>>德國頻道>>聚焦德國>>聲色德國>> 正文

德國商景持續下跌 中資企業依舊樂觀

2014-11-02 13:13:09|來源:海外網|字號:

  據《經濟觀察報》報道,盡管德國智庫IFO於10月27日發布的德國10月商業景氣指數已連續六個月下跌,觸及兩年來低位,中國海運(德國)代理有限公司總經理尼爾斯·哈納克(Niels Har-nack)當月在接受經濟觀察報採訪時仍保持樂觀,稱德國是歐洲最大的市場,雖然現在歐洲市場整體存在內需不足等問題,但德國經濟發展平穩,在德具體業務中,中海運並沒有明顯感受到不景氣變化。

  GDP實力、勞動力成本及綜合素質、創新研發能力、生產效率、政府稅制,甚至地理位置……眾多因素決定了中資企業選擇的“走出去”目的地國是否具備“相對優勢”。在歐洲,德國的吸引力一再被來自中國的“實體經濟因子”——中資企業佐証。

  來自FDI Markets今年發布的數據顯示,2009年至2013年,在中國綠地投資青睞的市場排行中,德國佔比19%,高出排在第二位的美國8個百分點。而對於德國來說,根據德國聯邦外貿與投資署公共關系部高級經理曹奕提供的數據,2013年,中國位列美國、瑞士之后,在對德投資項目數量上,名列第三位。

  汽車、機械與設備,電子與半導體,商業與金融服務仍舊是中資企業最為看中的領域。德國中國商會主席、中國工商銀行法蘭克福分行總經理陳飛對經濟觀察報表示:“目前,歐洲整體經濟放緩,並不代表某些行業也出現發展放緩,有一些中資企業想投資的行業正處於上升期,這也很難講。德國經濟與中國經濟有很強的互補性,在調查中我們發現,對大多數在德中資企業來說,它們是做足了敏感性分析和壓力測試后,才決定到德國投資的。”

  除了上述三大領域,中資企業在德國涉足的行業還延伸到能源礦產、醫藥及生物技術、通訊技術、運輸倉儲等眾多門類。在其中,中資企業在航空業、金融業發展得如何,不僅決定了自身的成敗,也間接影響著眾多在德中資企業——是否能夠高效地貫通與中國內陸的物流以及人員流動,能否在德國更便捷地滿足融資、資金管理等方面的訴求,一定程度上,它們是在德中資企業發展的“基礎設施”。

  就中國南航、中國銀行兩家公司的法蘭克福分支機構而言,除了遇到行業內特有的擴展市場的困境之外,在經營業務過程中,與其他在德中資企業一樣,也會遇到合規經營、監管上的考驗。

  陳京偉到法蘭克福已經五年多,他是南航法蘭克福辦事處總經理。他坦言,南航貨運、客運業務落地法蘭克福的過程中,得到了法蘭克福經濟促進局的很多幫助。目前在法蘭克福辦事處,南航除了配備6名派駐員工外,還吸納了9名本地雇員。經過五年發展,南航在中德間航空貨運市場已經小有名氣。在2010年剛剛開通貨運航線時,陳京偉曾深切體驗過德國人對合規經營的嚴謹要求。

  據他介紹,2010年,南航貨運在法蘭克福的6個航班隻申請到5個時刻,這在航班銜接上構成諸多不便,總部派他去“協調”,陳京偉迎面遭遇了德國主管機構一位60多歲的女職員。女職員干脆開誠布公地向他亮出電腦上的時刻表,“你覺得哪個時刻好,你來挑!”陳京偉看了一個多小時,然而5個時刻確實是彼時而言最好的。原來,該機構會根據每年航空公司航班的正常率情況,以優勝劣汰的方式調整時刻表。女職員對陳京偉說:“我在這個崗位上工作了30多年了,那些不講規矩的職員都走了。如果明年你的航班正常率能夠達到85%,時刻自然而然會調整。”是年,南航貨運航班正常率達到89%,2011年的時刻表果然發生了更優的變化。

  目前,中國國航、東方航空、南方航空以及海南航空四家國內航空公司已經開通多條、每周多班次的中德城市間客運直航航線。

  作為天合聯盟成員的南航,在法蘭克福開展客運業務,需要克服“先天不足”。“法蘭克福是星空聯盟的‘總部基地’,德國漢莎、中國國航作為星空聯盟成員,佔有市場優勢,”陳京偉言語間透著鮮明的廣東口音,“天合聯盟的‘大本營’在法國巴黎、荷蘭阿姆斯特丹。國航在法蘭克福已經發展了20多年。南航航班立足於廣州,飛北線的話,和北京起飛的國航相比,單程飛法蘭克福要多花2個小時左右,根據油價的漲幅,現在一個小時要多消耗成本12萬元左右。”

  然而,南航的優勢也正在於其植根於國內華南地區。今年6月24日,南航開通了廣州-長沙-法蘭克福的客運往返航線,今年9月,這條航線的客座率達到79.5%,3個月時間即追平了南航整體客座率80%左右的平均水平。

  “航線能不能成功,重要的一點在於能不能高效地發散乘客。”陳京偉說。事實上,正是因為遭遇了航班銜接上的難題,德國漢莎直飛中國廣州的航班2010年不得不以停飛告終。基於在發散乘客上創造需求的想法,南航與德國鐵路推出聯運組合產品。“德國很多機場本身就是鐵路的中轉站,乘坐南航從廣州、長沙到達法蘭克福的乘客,可以享受轉德鐵到各德國城市的優惠價,”以法蘭克福搭乘德鐵到漢堡為例,原價122歐元的單程車票會降至25歐元,陳京偉說,“國航更多盯住空轉空,其實,轉德鐵並不比空轉空麻煩。”

  在德中資企業在合規經營、參與競爭上需要有一個適應的過程,同樣,在面臨監管考驗的時候,中資企業也得學會“適者生存”。德國中國商會主席、中國工商銀行法蘭克福分行總經理陳飛在接受採訪時就表示,德國有一些監管方面的規則相對於其他歐盟國家而言是更加嚴格的,比如銀行業就存在這個問題,“我們曾經聯合五家中資銀行與德國的監管機構溝通,希望通過對話,改善監管環境,目前看來,進展還是不錯的。”

  對於中國銀行法蘭克福分行而言,德國央行、德國監管機構的監管涉及到了在德外資銀行的經營模式。10月中旬,中國銀行法蘭克福分行副行長伯恩德·邁斯特(Bernd Meist)在接受採訪時談到,“此前,很多中資企業來德國多是並購經營不善的當地公司,現在能夠感受到,很多並購行為已經更有針對性,更傾向於並購當地有制造業技術優勢的公司。”於是順應這一趨勢,中行法蘭克福分行的貸款業務組合傾向於德國優勢產業——制造業以及汽車工業。“來自德國央行、德國銀行業監管機構的壓力正在於,它們認為將40%左右的貸款集中於制造業,比例過高,希望擴寬貸款的行業覆蓋面,目前對我們而言是有難度的。”為此,伯恩德·邁斯特定期與德國監管機構進行溝通,每三個月對業務組合進行一次調整。

  伯恩德·邁斯特表示,基於長年以來中行法蘭克福分行在合規經營上遵循嚴格的當地監管,得到了德國監管機構,包括審計機構安永、德勤的信任。”

  今年8月,中國銀行法蘭克福分行正式承接了在德人民幣清算行的任務。隨之而來的,是中行法蘭克福分行在業務量、流動性、電子系統以及知名度上的提升。目前,在德國200余家外資銀行組成的外國銀行協會中,中行是董事會成員之一。

  2014年,中行法蘭克福分行獲得總部增資10億元人民幣。目前,其發放貸款的額度在50億歐元上下浮動。“基於中行實力,可以為‘走出去’到德國的中資企業提供更多服務。”伯恩德·邁斯特說。

  德國中國商會調研部分中資企業樣本后得到的反饋,佐証了中資銀行分支機構需要於在德中資企業融資方面發揮重要作用。調查報告中,部分企業表示,在中資入股、進行收購造成公司主要資本變更為中資后,之前與德國銀行保持的良好的貸款信用關系面臨重新評估,貸款和融資比資本轉變之前變得更加困難。

  今年10月,德國中國商會在漢堡首次發布了《中資企業在德商業環境調查》報告。報告顯示,目前在德國約有2000余家中資企業。

(責編:呂文寶)

分享到:

分享到唐人街BBS

商景 德國經濟 德國鐵路 星空聯盟 貨運航線 協調 相對優勢 基礎設施 天合聯盟 國航

評論時政國際娛樂文史地方華商

新聞熱圖>

最新熱點>

香港“佔中”者繼續集結與警方對抗

娛樂炫圖>

最新排行 >

史海鉤沉>

圖片精選>

視頻>

論壇熱點>

新聞推薦>

閉月羞花金發女模地鐵走紅引萬人熱追

傳潘粵明董潔已復合搬回愛巢(圖)

評論|資訊|台灣|香港|華人|國際|財經|娛樂|文史|圖片|社區|視頻|專題|滾動

新加坡|雲南|吉林|紅色|南粵|中原|書畫|絲路|魯東|創新|創投|成渝|贛鄱|錢江|食品|IP電視|華商|紙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