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11-02 13:02:00|來源:海外網|字號:
據天津《每日新報》報道,德國媒體前不久報道稱,久負盛名的柏林心臟中心存在違法行為,一名醫生為了讓自己的患者率先獲得心臟移植而篡改醫療記錄。柏林市檢察機關已經介入調查,並可能以殺人罪起訴相關醫生。德國器官移植基金會承認,一連串器官移植丑聞嚴重打擊了德國民眾對相關醫療機構的信任,今年願意捐獻器官的民眾人數將再創新低。
德國禁止人體器官買賣,而是實行捐獻制度。由德國、奧地利、比利時、荷蘭等8個國家組成的歐洲器官移植中心負責協調器官分配和移植信息,並綜合患者病情確定移植器官的先后順序,德國器官移植基金會則負責協調器官捐獻信息。據報道,從2010年到2012年間,柏林心臟中心的一名醫生故意給28名病人加大使用兒茶酚胺的藥量,然后立即向歐洲器官移植中心申請器官移植。藥量增加造成了患者病情加重的假象,使其在器官移植等候名單的排位被提前。柏林市檢察機關正在對案件進行進一步調查,一旦查實有患者因為被“插隊”而延誤治療喪生,將以殺人罪起訴相關醫生。
柏林心臟中心案例是對德國器官移植體系的再一次重大打擊。兩年前,萊比錫大學醫院器官移植中心的3名醫生被控在2010年—2011年篡改38名患者病歷,操縱器官捐獻者等候名單。隨后進行的全國性調查顯示,至少在哥廷根、雷根斯堡、慕尼黑和萊比錫4個城市的4家醫院,存在篡改或假造患者數據的行為。令人震驚的是,這4家醫院都是聲譽良好的教學醫院。在慕尼黑的一家醫院中,患者的血樣中被加入尿液,使病情顯得更嚴重﹔另外兩個案例中,提交的血樣來自從未住院的患者。
媒體評論認為,器官供體太少和醫院競爭激烈,是導致器官移植領域丑聞頻發的客觀因素。據統計,德國目前有1.1萬名等候器官移植的病人,但捐獻器官的志願者逐年減少。2013年為876例,同比下跌15%,預計今年將更少。德國器官移植基金會承認,醫療丑聞大大動搖了民眾對器官移植體系的信任,人們捐獻器官的意願降低了20%到40%。
德國的醫療事故之多也超過人們預期。德國最大的公立醫療保險公司今年初報告顯示,2013年德國共有1860萬人接受了醫院或診所治療,其中有19萬人病歷報告遭遇醫療差錯,醫療表格被混淆的案例則高達72萬。報告稱,有近兩萬名病人由於醫療事故喪生,約為交通事故死亡人數的6倍。
德國每年的醫療事故法律訴訟約4萬例,在發達國家中處於較低水平。美國國會圖書館的一份報告認為,這主要是因為德國實行全民保險制度,醫療事故造成的損失都由保險系統負擔。另外,德國法律對醫療事故造成傷害的索賠金額有限制,比如失去一條腿的索賠最高不超過2萬歐元。
柏林心臟中心是世界上最著名的心臟醫療中心之一,成立於1986年,至今進行了1800例心臟移植和2300例人工心臟植入手術。柏林市衛生部長說,人們對德國器官移植體系的信心必須通過徹底、公開的調查來恢復。令人懷疑的是,柏林心臟中心至少5月份就已知道內部醫生的不良行為,卻遲遲沒有開展調查。
一些分析家指出,德國器官移植的制度性缺陷不容忽視。《世界報》稱,德國的器官移植體系極易遭到濫用,僅靠醫生、醫院和保險公司來自我審查是不夠的。有報道稱,哥廷根大學的醫生之所以篡改患者病歷,目的是多做移植手術,從而獲得更多績效津貼。
醫生 加塞 藥量 器官移植中心 1986年 器官捐獻 移植手術 德國媒體 患者 醫療事故